Archive

关于温柔和坚定

今天听闻 Eric 和别人打架的事情,心里忧虑,一方面心疼 Eric 伤势如何,另一方面又担心他是不是吃了亏。当然,坦承地说,我心里自然地流露出一些想法,就是为什么 Eric 会和别人产生这样的冲突,动手之前有没有思考过。但当看到 Eric 时,这些话都不会说出口,与之相反,更关注的是 Eric 在受到欺负时有没有奋力反抗、有没有维护自己的权益、有没有让对方知道自己不可以随便欺负。这个时候,任何传递软弱、退缩的想法都不该被传递出来。 在我们小时候,父母主流的教育通常是首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,进而大事化小、小事化了。这样的教育方式,在今日看来,我无法认同。这种处事之道,实际是「避事之道」,这种方式创造的和谐稳定,是一种脆弱的平衡关系。施暴的一方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和教育,可能有一天再次重复、打破这种平衡,而吃亏示弱的一方,则在心底积压了负面情绪,有一天也可能成为打破平衡的一方。在当下寻找情绪的出口、勇敢保护自己,同时父母更应该勇于面对、作为坚定后盾的力量,才能培育出健康的心智。固然身体、实力等等会有差距甚至悬殊,但当选择为自己而战,而不是妥协、退让的那一刻,就没有吃亏和输家,也不必长久陷在负面情绪之中。 当了解完事情细节之后,便不再有挣扎,面对冲突,Eric 的做法没有意外,我也为他的勇敢而高兴。这不是崇尚暴力,而是我们必须首先有勇气去保护自己,才有能力去选择温柔地对待这个世界。也如同圣经上所说,「我差你们去,如同羊进入狼群;所以你们要灵巧像蛇,驯良像鸽子(马太福音 10:16)」,温柔与坚定不是单独存在,我更相信它们是一种选择。如果要我说,我们宁可勇敢地活过,不要软弱地活着。 愿我们都能够勇敢地爱自己,然后温柔地对待这个世界。

毕业了,出发吧

随着拍完合照,「卡塔」一声按下离校系统的按钮,我们的身份正式从研究生,变为了校友。以后我们就是这座学校的故事。研究生的这三年经历足够我回忆好久好久。

拜谒维尔德先生之墓

在学习近现代设计史的时候,许多的设计前辈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,其中一位就是维尔德(Henry van de Velde, 1863-1957)先生。 在他生活的那个年代,虽然已有了现代主义意识的萌芽,但装饰艺术仍然深入人心、成为惯性,维尔德先生自然也是一位好手。维尔德先生擅长使用曲线,但他更理性地看到了现代主义的未来,所以在他的作品中他会克制自己内在艺术的冲动,而是追求理性认为对的设计。 更难能可贵的是,维尔德先生更是反对标准化给设计带来的限制,前瞻地预告了现代主义思潮会给设计带来的负面冲击。 我所有工艺和装饰作品的特点都来自一个唯一的源泉,即理性,表里如一的理性。Henry van de Velde 在3年前,我默默许下心愿:如果有机会去欧洲留学,一定要去这位带给过我感动和动力的精神导师墓前拜谒。 维尔德的墓并不好找,寻遍网路都没有什么收获。最终通过电邮联络上了维尔德先生线上纪念馆的工作人员,获得了详细位置和前往方式。⁨维尔德先生及其夫人静静地长眠于比利时佛兰芒-布拉班特省⁩的一处小墓地,需要火车转公车,再步行相当长一段路才能到达。为了不打扰先生安眠,就不在此披露详细地址了。 维尔德先生长眠于一处非常普通的小墓地 中国人有扫墓的习俗,通常会带着一些祭品去拜谒先人。维尔德先生是比利时人,我确实也不太清楚带什么样的祭品才比较合适。最终,带着从布鲁塞尔买的巧克力和啤酒,以及赤诚的心,坐在维尔德先生墓前告诉先生我对于设计的思考和心得。 向维尔德先生报告设计心得 啤酒和巧克力 维尔德先生除了带给我设计上的启发,更展现了不论环境如何,始终敢于坚持自己认为对的设计道路的勇气。作为设计师,我有自己的梦想和渴望,也有自己的迷茫和胆怯。愿我的未来能带着维尔德先生的勇气前行。